學員分享 · 關於社會工作的思考與申請
- YUZH EDU
- 2022年4月20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录取Offer
University of Toronto Master of Social Work
学员分享
本文总计1,663字,阅读全文预计共需5分钟
在决定继续读社会工作之前,我一度陷入了迷茫和混沌。虽然大二转去了社会工作时自以为已经厘清了“我”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我”想选择的人生道理,但深入了解这个行业在我国的现状后,我还是感受到现实的压力,也渐渐看不清自己。
这种压力也在申请中体现。我是大三下学期才开始着手申请,时间不算充裕。而在咨询各种中介的过程中,更是发现留学中介们深谙焦虑情绪对决策的影响。遇到的中介都会告诉我,你申请时间很紧张,需要赶紧把机构定下来。也有不少中介建议我不要申社工,转去申请MPP或MPA,“MPP专业资源很好,就业率薪资很高”。
老实说,有的话术不怎么高明,那种高高在上教育我的态度,让人很恼火。但有的劝说很委婉,举出各种就业数据论证,辅以生动小故事,听起来确实是为我考虑。临近毕业季,我的一些专业老师似乎也对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前景缺乏信念。我陷入了怀疑——“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吗?我是不是该听听这些意见?”
可是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呢?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只是逃避去想这件事,用各种各样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完全不去规划未来。那时我只知道当下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可是却对“如何才能靠近那个理想”毫无头绪。或者说,我并不相信我有靠近它的能力。
再后来,我开始了实习和志愿活动,在与真实的“人”接触的过程中,我重新回归了社会工作的价值。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在我与人互动、互相影响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个人具有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而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试图逃避与自身影响力相对应的责任。这也许是因为我们不曾找到目标,也许是因为我们被剥夺了相信它能实现的信念。但回归人的本质后,我逐渐开始真的相信,我们有能力实现改变。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即使是一小部分。因此在这个被迫与自己对质、反思、行动的循环中,我再次明晰了我真正想要做的事。
因此我决定申请社会工作的项目。之前咨询各大中介机构的过程让我意识到,选择留学中介或文书机构并不在于机构名声有多大、老师有多少年从业经验、老师是不是全职,而是取决于机构和文书老师是否对“人”有责任心,是否真的拥有对“人”的独特性和潜能的信念,而不是将学生视为潜在的成功案例,视为业绩中的一个数字。
这种对品质的判断才是根本。而我选择有智就是因为对这种品质和责任的信任。19年夏天我关注了YUZH伙伴的微博,TA的话语拨开了我身处的世界一些迷雾,同时也给了我很多力量。这也让我相信有智会帮助我去往真正想去的地方。
果然,在合作过程中,我收获的是平等愉快的沟通、及时的反馈和专业的指导。
导师的文书指导非常专业、清晰,让我理解了文书各个部分的意义、清楚了整套文书的创作思路。对于PS中我最没有把握的部分,老师不仅消除了我的困惑,帮助我确定了写作主题,还整理了可参考文献资源,帮助我梳理了写作思路,让人非常安心!语言润色上也非常出色,每次老师修改完都觉得提高不少。对于文书的细节也把控到位,给了申请季焦虑的我很大安慰。CV的创作也让我非常惊喜,老师把一些零散的经历串成了有逻辑的排版,并且挖掘了很多我以前不认为可以写进CV的经历,突出了亮点。最终在老师一次次细致、专业的指导下,我创造出了自己非常喜欢的文书。此外,导师会直接指出我行文的问题,真的非常感谢。建设性的意见很难得,也很凸显提出者的功力和品性。
导师们也对推荐人的选择,以及一些申请突发情况进行了解答。虽然我购买是文书套餐,并不包含网申,不过有智的老师们还是回复了,想起来真的非常感谢,这安抚了临近死线焦虑的我,让我能专心投入文书写作。
在我提交文书之后,老师也给我了很大的鼓励,也给了一些对于职业生涯有益的建议,这些都让我非常珍惜,也激励着我朝向目标前进。
总而言之,与有智合作创作文书的过程帮助我再次厘清了自己对这个世界作出的承诺,也让我更加坚信,我真的有能力实现这一承诺。
回想那段延宕的时间,我意识到,在抉择和不确定性面前,最重要的仍然是对自己的信念。就像皮亚杰所说的,在水里保证自己不沉下去的最好方法就是,“你必须游泳,并要朝着一个方向。你必须向前。”
第二重要的,就是学会寻求帮助和支持!比如有智~!

Comments